隨著3D式曲面貼合機在高科技電子產品上的應用日益廣泛,自動化曲面貼合機市場也初現規模,那么自動3D曲面貼合難不難,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?
談到曲面貼合機,大體上分兩種,一種是膜與蓋板的貼合,也就是裝飾方面的貼合工藝;一種是屏與玻璃蓋板的貼合,屬于功能性貼合。
第一種比較好理解,目前一般多用3D貼膜法,先將油墨特殊紋理做在PET膜(或是複合薄膜)上,然后把膜材貼合在3D雙曲面蓋板上。雖然工藝看似簡單,但據小編了解到,目前市場上做裝飾膜貼合的良率并不高,僅在80%左右,并朝著90%的良率發展,此技術也稱為3D曲面真空貼合工藝。
而第二種即所謂的屏與玻璃蓋板的貼合,原理是將手機液晶屏幕和3D玻璃蓋板置于真空環境的真空腔體中,利用機器的氣缸壓力將真空缸的里模下降,將放在真空缸下模的玻璃蓋板和液晶屏幕完全壓合。這種工藝相比于第一種裝飾性貼合,難度就大了幾個層級,雖然目前有企業可以做到,但良率跟投入成本就不得而知了,目前還處在一種研發初期。
對于功能性屏、模組與3D玻璃蓋板的貼合,難度之大遠超出人們的想象,蘋果今年的新款搭載了OLED顯示屏,為了解決觸摸、顯示玻璃蓋板間的全貼合難題,蘋果不但重新設計了觸摸屏的結構,轉向GF薄膜技術加工難度可想而知。
但即便這樣,仍然出現了機體溫度熱量難以散出的問題,雖然做了散熱處理,但效果仍不佳。我們平時所說的3D雙曲面蓋板工藝四大難點之曲面貼合,尤其是3D雙曲面蓋板還只是指的裝飾膜的貼合,工藝與良率均未達到理想中的效果;而真正困難的是功能性的觸屏貼合工藝,目前先暫不提良率,工藝尚未成熟,國內基本上沒有企業可以達到高良率量產,由此可見,3D曲面貼合工藝是真的是個需要具備核心技術的高門檻技術。